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38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获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7-06-06 09:43:44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云彩

原标题:青岛38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获从收割到烘干入库全程机械化

\

\

\

\

昨日,在胶州市铺集镇鹿家村的麦田里,伴随着数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全市380多万亩小麦收割拉开序幕。据悉,全市小麦基本收割完毕将用一周左右的时间。

在金黄色的麦田里,记者看到,一台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小麦眨眼间就变成了黄灿灿的麦粒。“受干旱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小麦收获期比常年提前几天。”市农机局监管处负责人华正远介绍,我市以前的“三夏”麦收,耕种收是老三样,都实现了机械化。今年要补齐机械化高效植保、秸秆处理和烘干处理三个短板,这是新三样。这六个环节一起抓,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也是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的一个新亮点。

在收获现场,20台农机具拉开阵势,演示了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秸秆切碎、秸秆打捆、秸秆灭茬还田、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深耕、无人机作业演示、激光整地机演示、深松整地和免耕播种智能监测等环节。在小麦收割环节,记者看到,半分钟左右,宽七八米、长百米的小麦地,就被收割机收入“囊”中。据现场农机手介绍,收完一亩小麦时间在五六分钟左右。

“今年新上了先进的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从割台将小麦收割进去,经传送器送至收割机内部的处理系统,小麦就变成了没有皮的麦粒,麦粒再传送至顶部的仓库,农民就可以在地头接收,不用再过筛子,直接入库。另一方面,机器尾部的纵向抛撒器,将废弃的秸秆直接均匀还田,可以保证土地的肥力。”青岛大志大豪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鹿炳展是一名胶州本地的农机手,今年该合作社配备了50余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麦收,“平均收一亩地四五十元钱,一周多的时间,可以挣两三万块钱。”

小麦归仓后,留下的麦茬怎么处理?在现场,记者看到,一边是秸秆还田灭茬机对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省去了运、翻、送、撒等多道工序,可以增加土地蓄水纳墒能力;一边是开动的秸秆打捆机,机器走过之处,小麦秸秆就被“收”走,在机器内部捆成一捆后便被“吐”了出来,这些每捆重达数十斤的秸秆捆,将以每吨200元的价格被收购走,用来造纸、喂养牲畜等。同时,为整治坑洼不平的土地,今年我市还首次出动了激光整地机。“利用激光导引,精确度能达到三到五厘米。”胶州市农机局副局长王炳军说,机器每天可以平整土地近100亩,可节省灌溉水30%-50%,每亩可增产20%-30%。

据介绍,为保障“三夏”麦收顺利进行,市农机部门近年来逐步淘汰老旧机械,累计更新现代化的大型、高性能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多台,总保有量达8000多台。今年,市农机部门共组织200多个农机技术服务队,发挥700多个农机合作社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帮助农机手检修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类农业机械20余万台(套)。同时,制定“三夏”农机生产应急预案,组织作业机具1000多台,成立了30多个小麦机收应急服务队,全力打好 “三夏”农机化生产这场硬仗。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