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试点推开一年来 青岛一般纳税人累计少缴31亿元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这是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一年来,青岛国税人发扬“知难而进、追求卓越、坚守使命”的营改增精神,用使命与担当努力创出了青岛标准、形成青岛经验、改出青岛样板。
营改增,让青岛一大批企业真真切切得到实惠,为减税降负扎扎实实趟出新路。对于海尔这样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来说,营改增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大。海尔集团的产业链涉及家电、通讯、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等众多领域,“营改增后,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被打通,消除了集团的重复纳税问题,从整体上降低了集团的税负。”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营改增之后,海尔房地产被纳入受益范围,去年下半年开工的房地产新项目,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及扣除土地成本,增值税税负下降了0.7%。
青岛全市试点一般纳税人因税制优化累计减税31.42亿元;试点小规模纳税人因税率调整以及销售额按不含税计算等原因,税负全面下降,累计减税3.73亿元,减税幅度近26%;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进项抵扣内容增加,直接享受结构性减税的政策优惠,成为营改增的“净受益者”。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因增加抵扣实现减税25.59亿元。
税改保证税收,税收托起财政。2016年,青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00亿元,市财政优先保障改善民生,优化政策措施服务实体经济。其中,社保、教育、卫生、三农等民生支出达到97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在财政资金支持下,青岛市出台《关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同时整合推出其他促发展政策,形成50多项政策“大礼包”,为企业和社会减免税收140亿元。
营改增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细化了产业分工,促进了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4月,青岛市共计新增现代服务业试点纳税人7.68万户。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步带动了第三产业的“高歌猛进”。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青岛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5479.61亿元,同比增长9.2%,远高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占青岛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在减负政策的激励下,青岛一大批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快速崛起,一批企业实现了业务的主辅分离,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目前,青岛市已有近500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辅分离,分离出上千家现代服务型企业,在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营改增也大大提升了岛城对外贸易活力。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青岛市已有3741户企业实现出口服务,享受免抵退税额4301万元;366户企业享受跨境服务免税,免税销售额达36.69亿元。
回顾全面推开营改增一年来的工作,青岛市国税局局长冯光泽信心满满:“过去的一年,改革效应已超过预期,有力推动了青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不断增强纳税人获得感,持续释放营改增改革红利,为青岛经济腾飞‘蓄能’。”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报道
[编辑:帛幼]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