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3.0形象代言人:大港建人文都心填艺术空白

2017-04-19 09:01:59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青岛3.0形象代言人

\
\

大港承载着青岛的城市记忆,历史遗留和工业遗存让大港的更新转型指向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建设延续历史脉络,洋溢历史风情的现代城区,塑造青岛3.0形象。

据青岛国际邮轮港管理局土地规划建设部负责人高宗仁介绍,青岛1.0形象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色滨海风貌的老青岛;青岛2.0形象是湾绕沿海、高楼林立的现代滨海城市形象;青岛3.0形象则是在历史遗存的基底上,富有时代精神和向上活力的新青岛。

蝶变后的大港将是青岛3.0形象的代言人。

建人文都心 填补艺术空白

从港口资源、港城关系等资源组合情况来看,大港具有国际著名港城类似的发展条件,具有注入城市文化休闲、商业商务等功能后打造港城活力区的禀赋。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规划师张若冰介绍,以主体功能类型划分,国际上著名的港城大多遵循两种发展模式:以巴尔的摩、悉尼达令港、温哥华福溪等为代表的人文都心模式,以伦敦道克兰金丝雀码头、日本横滨等为代表的商务中枢发展模式。大港则取两者之优,提出打造“商务+人文”模式的活力港城。

“国际上有很多反面的案例,由于城市没有及时把握港口更新的契机,而被一般性的城市功能占据,沦为公共性缺失的普通城区。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再生,打造人文都心,不仅能够填补大港地区的艺术创意空白,还能把邮轮港城1公里半径内的消费资源释放。”张若冰说,把能够体现青岛城市厚度的工业遗产保留,并将其和新建的地标建筑共同构成新的地标集合,植入多种类型的文化与公共服务功能,塑造具有历史与现代交融、深厚文化氛围的人文港湾是大港蝶变的一个抓手。

据张若冰介绍,青岛国际邮轮港城的对标港口悉尼达令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造,赋予原有工业设施以现代都市功能,如艺术中心、剧院、餐厅等,发展文化、会展、商业、海上体验等产业,成为了悉尼最具人气和活力的人文客厅。大港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借鉴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重新利用,如老保税仓库部分被改建为艺术中心,老仓库、酒店等被改造为餐馆、工艺美术品中心,两座船坞建筑被改建为剧院及艺术中心。另外,悉尼达令港将整个港区完全规划成步行区和公共性的开放空间,充分尊重了‘人’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性,这也是大港在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紧抓的生命线。

护文化遗产 保存城市记忆的符号

1904年,马蹄礁灯塔在马蹄礁的西北端“落脚”,标明该处有浅礁,是出入大港的转向点,也是胶州湾最重要的水上灯塔,塔高11米,塔身为圆形石塔,距离现六号码头1海里。

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从青岛动工,向西修筑。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通车。1904年6月1日,历时5年,全长395.2公里的胶济铁路全线贯通。这是山东省境内建成最早的铁路专用线。

1912年12月,大港区筹建新的海关办公楼,191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胶澳海关。1950年2月11日,胶澳海关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胶澳海关旧址大楼及其附属房屋由青岛海关使用至今。

马蹄礁灯塔、大港老火车站、胶澳海关旧址、海拔零点(验潮站)……与东部时尚现代的海岸线相比,大港拥有百年青岛的历史文脉、青岛符号和老青岛的发展印迹。“对大港地区历史遗存的保护,主要是文物保护单位确认的历史遗存,对于需要原物原地保护的,我们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可利用的,如有价值的厂房、构筑物、装备等,我们会通过识别,将其和公共海岸生活场所对接后进行再利用。”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说。

大港是青岛都市黄金滨海岸线上仅剩的产权主体单一、可规模化再开发的土地,也是青岛名城核心价值与特色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区。朱荣远认为,保留青岛港中城市发展的记忆符号,是大港转型的重要一环。“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实,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物理空间作为记载的符号。历史不能因为现代化而消亡,而应该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空间肌理再造得以延续,由此来看,工业遗存的保护只是保存城市记忆符号的一个方面,对公共空间尺度的把握也是不可缺少的。”

用多元创意 增添大港活力

改造码头粮仓,打造包含演艺、展览以及艺术工作室等功能的特色文化综合体,可举办大型音乐会、签售会、见面会等交际活动,平时可对外开放,用于旱冰场、路演、创意市场等用途;对老仓库进行外立面改造和室内装饰,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别致、舒适的特色酒店、美术馆或展览馆;改造塔吊的功能和外观,融入展示、观赏、餐饮等功能,焕发老设施的新活力……对工业遗存的多元化创意利用,为大港增添了艺术活力和人文气息。

“其实,工业遗存不仅仅局限于大型的厂房、仓筒,在我们看来,码头上栓缆绳的墩子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保护,因为它的勒痕就是对大港历史最好的解读。”朱荣远说,对港口文化遗产和工业遗存的创意利用,不仅体现在创意元素的添加进行价值再造,还会对部分资源进行人文改造,作为展现厚重历史的平台。“比如港口开埠时的船只、第一艘下海的货轮等,我们会考虑把它们放在一个平台上,打造活的博物馆;港口上的龙门架,我们会考虑把它做成系列门框,成为未来建筑物的一部分;像一些中小型的文化资源,还可以直接用玻璃罩罩起来,做成休闲娱乐场所的文化点缀。”

“国际上真正有活力的港区都和城市的游憩区紧密结合。”朱荣远认为,大港应该像悉尼达令港、迈阿密港等国际港口一样,利用文化遗存发展创意旅游和都市娱乐,把邮轮港城打造成城市活力区,作为邮轮产业经济发展的补充产业链。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