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我市要以蓝色、高端、新兴为导向,强化标准、质量、品牌意识,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厚植青岛实体经济优势,提升“青岛制造”在全球产业格局和价值链条中的地位。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家电、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为智能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
对此,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项阳青指出,未来几年内,我市将通过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联通,初步构建泛在、互联的网络空间体系,努力形成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城市信息化建设先行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工业城市、全国领军的智慧城市。
关键词:智慧城市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越来越“智慧”,是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水平、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途径。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青岛按照“理性、务实、健康、有序地推进智慧青岛建设”的要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下一步,我市将愈发注重信息沟通便捷快速,建设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宽带网络提速。
着力构建“1332”基本架构
记者了解到,我市此前制定了“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实施方案,并入围2016中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项阳青介绍,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青岛着力构建“1332”基本架构。
项阳青指出,青岛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在网络基础、智慧应用、智慧产业三大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我市率先建成全光网城市,基础网络全面提速,信息网络等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在智慧应用方面,青岛把推进各行业领域的智慧化作为重点,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人社等全面领先。在智慧产业方面,青岛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了电子、软件、通信、信息服务等产业,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产业的发展。
增强信息通信网络承载力
项阳青透露,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大力推进智慧青岛建设,制定实施智慧青岛建设年度计划,协调推进智慧城市运行、智慧企业服务、智慧市民服务、智慧基础设施等100多个建设项目,力争30个项目建成运营。积极推动网络提速与三网融合,力争城市光纤接入能力超过100Mbps,提升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在“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未来几年内,我市信息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将显著增强,光网城市接入能力实现100Mbps到户、1000Mbps入企,IPv6实现全面商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1000万户,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形成5G商用基础网络环境,建成北方云数据中心,提供一体化基础云服务。
关键词:青岛制造
2016年我市创新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在新华社播发的“解码青岛制造”系列报道中,青岛制造更是成为探索中国制造之路的样本。我市成功获批全国第六、全省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培育新型制造体系
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青岛,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呢?项阳青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解答。项阳青指出,根据《青岛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我市下一步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以蓝色制造、高端制造、新兴制造、转型升级为主体的新型制造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蓝色制造高地、优势突出的高端制造高地、面向未来的新兴制造高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地四大高地,发挥“优质制造”的特色优势,基本实现“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的跨越,成为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强市、全球制造业生态链重要节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为“中国制造2025”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实提供典型经验和示范引领。
据悉,当前我市的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77.98,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内,我市将继续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格局,力争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建成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工业城市。
围绕六方面开展试点
项阳青指出,青岛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互联网工业模式、突出海洋制造特色、打造“2中心+4节点+多平台”的产业创新体系、探索建立具有股权约束的实体化新型研究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试点一批专项行动、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其中,创新互联网工业模式方面,我市将形成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互联网+服务型制造集成模式,培养若干个以用户为中心、围绕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集成商,试点软件定义的智能工厂、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平台支撑的生态体系,用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制造技术改进生产方式,推动优势存量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演进。而所谓的打造“2中心+4节点+多平台”的产业创新体系则是指建设海洋科技、轨道交通两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家电、橡塑材料、服装服饰、食品生物四个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创新节点,打造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大数据工程等一批新的创新平台,率先走出产业创新发展新路。
据悉,为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工作,我市还将试点建设国家制造业新模式研究院,专题跟踪研究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制造业三化改造等产业模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实体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中心等。
青岛着力构建“1332”基本架构
“1”是指建设一个基于感知网络、传输网络、融合型数据库的城市云中心;
“3”是指搭建智慧的市民服务、企业服务、城市运行管理三个系列服务平台;
“3”是指构建工作推进、信息安全、社会成长三大保障体系;
“2”是指智慧企业、智慧产业两大着力点。
青岛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创新互联网工业模式
突出海洋制造特色
打造 “2中心+4节点+多平台”的产业创新体系
探索建立具有股权约束的实体化新型研究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
试点一批专项行动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本版撰稿 记者 衣涛青岛口岸的港口物流优势将对出口贸易起到促进作用。记者 王建亮 摄(资料照片)项阳青
[编辑:亚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