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青岛有94家 副省级城市居首

2016-11-24 10:01:50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云彩
\

昨天,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目前,我市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总量达到94家,数量位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其中,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6家、国家星创天地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在优惠政策激励下,一批创业创新企业在我市茁壮成长,将转化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动能。

孵化器鼓励自由快乐创业

在青岛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来自我市众多创业企业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创意和梦想汇聚一堂,渴望成功的目光、充满活力的身姿使这一科技园充满生机。该科技园一家软件内测分发平台公司是由四个“80后”在两年前创建的,最初的办公场所是在家中的客厅里。当他们的项目受到认可后,政府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场地和环境。创始人卫先生说:“青岛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地域优势,这里踏实的氛围也是创业者所需要的”。像这家软件公司一样自由快乐的创业企业在青岛越来越多,有政府提供的孵化器和优惠条件作助推器,这些公司已经发展壮大,硕果累累。

提供全要素创业服务平台

在优惠政策激励下,一批创业创新企业在我市茁壮成长,孵化这些项目的“暖巢”也越来越多。“我市各类孵化器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行业分析、融资对接、资源共享、财务与法律顾问、活动沙龙以及产品开发、营销等一系列多元化的创业服务,为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青岛,孵化器这一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

据介绍,早在2012年,我市就开始启动打造全要素的创业孵化器。按照规划,我市将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17年使创业群体不断壮大,实现全市小微企业总数达到15000家,新增吸纳大量就业人数,聚焦有效满足创业创新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创业孵化载体。

实现经济和创新深度融合

据介绍,我市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千万平米孵化器”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有882万平方米投入运营,为国家级创业载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空间资源。其次,近年来我市出台的创业孵化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创业载体建设的积极性,调动和激活了部分闲置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今年市政府将推进“创新、创业、创客”工作纳入全市十大市办实事之一,市区两级共同发力,建立了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保障了创业载体“质与量”的双提升。

我市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成果正在走出“象牙塔”,转化为社会进步的新动能。“我市创业孵化器将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领先的技术平台优势、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本地区科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孵化,实现经济和创新深度融合。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