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山东人将能吃上本地产三文鱼 带动数千亿产业链

2016-10-09 13:49:40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亚麦

三文鱼,肉肥味美人人爱,但性喜冷水,多产自靠近极地的挪威、智利等国,进口的多。

不过,有个好消息:用不了多久,咱山东人就能吃上本地产的三文鱼了!

“再等两年,到2018年,山东黄海冷水团海域产的三文鱼就能上市了。”眼望12万尾不同种类的三文鱼苗游弋在日照水库附近的育苗基地,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泽明信心满满。

在温带海域,利用黄海冷水团的夏季冷水资源,进行冷水性鱼类养殖,这不仅在国内是全新突破,也是世界首创! 当然,要让这条外来“冷水鱼”在黄海安家并不容易。

尽管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但海水鱼养殖一直是中国短板。国内三文鱼养殖,多利用内陆淡水的冷水源或者近岸地下海水,因为空间有限,极易受细菌病害影响,品质不高,产量还低——年产不到2万吨。

泽丰渔业靠港口基础建设起家,转行搞高价值的深远海冷水性鲑鳟鱼类养殖,可谓“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这个鱼在中国的海里过不了夏天的高温。”李泽明说,海水温度一旦超过18度,鱼苗就很难成活。

攻关克难,还得靠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借助这一平台,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带领团队和企业联手实现了一场陆海接力。

在实验室搞研究,到企业现场做指导,乘考察船出海测水深、温度、溶解氧、流速……这是专家组成员、海大教授高勤峰日常生活的不同切面。

高勤峰说,三文鱼海水养殖攻关,核心在于对黄海冷水团水文水质状况的系统调查和科学利用。黄海冷水团是一个季节性冷水团,存在于5到10月的暖半年,正好为三文鱼度夏提供了适宜的低温条件。

如何开发这个天然的“低温牧场”,在哪里养,用什么养,怎么养?科研团队统筹资源,集合了物理海洋、养殖设施、海洋工程等学科的20余位专家,为企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构建起鲑鳟鱼类“苗种场—养殖工船—网箱养鱼”一体化工程平台,最终实现离岸海洋冷水鱼类养殖的全新突破。

“从陆地育苗,到海洋长大”,掌握了实际操作,企业最关心自己的经济账。李泽明的12万尾三文鱼苗,自去年年底培育已长到20多公分,今年初冬将投放大海,在距陆地75海里左右的黄海冷水团中放养,直至长成约5公斤的大鱼。“按市场价保守估计,一公斤40元,一条鱼约200元,这第一批鱼苗就不低于2400万产值。”一批鱼苗长成要两年,第二批中间就能跟上,李泽明估算公司的盈利,将是一个向前越滚越大的雪球。

而在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眼中,海洋有着更广袤的画面。黄海冷水团覆盖海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拥有5000亿方的水体。“如果取1%(50亿方)用于养殖,按10立方米水养一尾鱼匡算,经济效益就达近千亿元。”

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更看重的,是其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育种、饲料加工、养殖工程装备……这条产业带能激活不同行业的经济实体,体量有望达数千亿。这背后所需要的科技支撑,必须多家协同、统筹发力,而这,正是海洋国家实验室在做的。

本报记者 卞文超 王亚楠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