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科村既可登山望远,也可观海听涛。嗅着泥土的芬芳,顺着村里的小路蜿蜒而上,不到十五分钟,便可寻着一块 “制高点”。站在这里向远处眺望,海天相接,灵山岛在雾气里若隐若现;朝下远望,整个村子尽收眼底,红瓦绿树,恍惚中好似“人在画中游”。不过,这个高度不到大珠山的十分之一,若是再登高,必定另是一番胜景。
宅科村,坐落于黄海之滨,珠山东南麓。据村里老人讲,唐末宋初,夏姓迁此立村,因地处山岭,建宅于坑坎之处,故名夏家宅科。明末,高姓九世从今胶州三里河迁来,人口兴旺,改称宅科。
宅科村现有630多户村民,共2000多人。“我们村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现在专做打鱼的村民还占一多半。”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头上插着的国旗迎风招展,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村支书张云亭告诉记者,这是渔民们的“护身符”,每逢过年,渔民们便把挂在船只和门头上的旗子换成新的,祈求四季平安。
年过花甲的老人张店兴是村子里的老渔民,回忆起当年出海时的情景,老人不禁打开了话匣子,“那个时候出海,几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而且捕的都是经济鱼,像刀鱼、鲅鱼……不过,那时的捕捞条件远不如现在,没有机械船,7个人出海,5个人是管船的,有摇橹的、拉帆的、拔棹的……”
老渔民提到的摇橹小渔船如今已很少见。在连心渔港的港湾里,二百多艘机械船随着海水的波动左右轻晃,浩浩荡荡,颇为壮观。“今天风浪大,渔民都不出海了。天好的时候,这渔港两岸欢声笑语,很多市民都赶来买新鲜的海货。为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我们还专门设置了规格相同的摊位。”张云亭指着渔港上的一个个摊位说。连心渔港是一处军民共建的渔港,可停泊300多艘渔船。港上的摊位多达100来个,满载而归的渔船在此停泊,渔民们把收获的海鲜分类整理,有的送去市场和海鲜加工厂,有的摆满摊位供市民挑选。
与港湾仅一路之隔的另一片海却是不同的风景。随风而起的海浪,拍打着海岸溅起一米多高的水花,颇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近海海域人工养殖鲍鱼池较浅,早已被海水淹没,只有浪花散去的那一瞬能隐隐约约地看出个轮廓。虽然风浪大,但搭建在池子里的看护房却岿然不动。“近海海域大概有300多亩养殖池,高点的池子养殖海参、对虾,低点的池子养殖鲍鱼。受地理环境限制,村子里几乎没有农耕,除了捕捞,养殖也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张云亭介绍,目前村里的养殖户大概有70多户。
靠海吃海,除了打鱼和养殖,渔家宴也成为村民创收的手段。近年来,受农家乐热潮的影响,宅科村海边的渔家宴多了起来,光是靠近海边规模较大的就有3家。昱洋海鲜是离连心渔港最近的一家海鲜店。“我们在沙滩上打了一口海水井,利用潜水泵将海水抽取到饭店的海鲜池,这样把从码头现收的海鲜放进池子里养着,保证其鲜度。”老板张峰是本地人,过了几年在他乡漂泊的日子后,毅然回家做起了渔家宴,“祖祖辈辈都是靠海吃海,我这辈子恐怕也就是干这个的命。”昱洋海鲜有10个大包间,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摆十七八桌,月收入能达20多万元。店里的员工也都是本村人,在家门口打工,每月3000元工资,都很满足。
从昱洋海鲜走出来,路过通源育苗厂,远看几个形似大棚的东西,村民告诉记者这里面就是育苗池。李久成厂长听说我们想去大棚看看,便拿着手电筒热情地为我们带路。走进大棚,一阵闷热,浓浓的海腥味弥散在空气中。李厂长用钩子挑出一个海参附着机,借着手电筒的灯凑近仔细看,便可看到“粘”在上面的透明色,拇指大小的海参。“一个池子里大约有100到150个海参附着机,每个附着机能培育大约100来斤海参。”记者留心数了数,每个棚设有20个池子,算下来,培育的海参苗还真不少!据李厂长介绍,旺季的时候厂里的6个大棚全部启用,雇佣村民人数能达15个。
走在宅科村,几乎每隔几步就会看到村民大门上贴着“批发野生海参、海米”之类的广告牌。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汽车,看来老祖宗千年前选的这个地方还真是物华天宝之地!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