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公安揭露新型贷款诈骗 银行卡不能乱关联

2016-09-08 11:19:56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云彩

如今,贷款已是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一种消费方式,大到开店、买房买车,小到电视、手机、电脑,只有想不到,没有贷不到。而网上的贷款广告让人眼花缭乱,有人正利用办贷人着急用钱的心理,从事不法行为。9月7日,青岛公安部门揭露了今年以来的新型贷款诈骗手段,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手段一:借条做文章,出借人变成借款人

在普通的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往往忽视了借条的重要性,在内容书写上,极不规范。有的借条只草草写上“今收到××人××元……”,但到了还款的时候,借款人就会声称收到的是对方还给自己的欠款,之前的借条已经丢失。骗子将借款变为收回欠款,让出借人在解决纠纷时百口莫辩。

同时,骗子还往往会在借款条填写金额处留有一定的空隙,在借款人签字后,骗子收回借条并擅自添加数额。有些骗子还会在姓名上面做文章,例如借款人故意将出借人姓名用相近的其它字代替,当出借人催款时,才发现借条中借款人的名字是错误的,借款人也是事后不认账。

民警提醒:借条是出借人日后主张权利的书面凭证,要在借条上要注明双方职责、姓名、身份证号,并注明还款日期和利息数额,借款条应当一式两份,借、贷双方各执一份。并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借款用途,保证借款不被非法使用。因为法律上对“明知借款用于非法活动,仍旧给对方借款”的行为不予保护。

手段二:办银行卡关联,无需确认就扣钱

在自己的银行账户里,将钱存进去再取出来,反复多次后发现,钱突然消失了——近日,市民王先生遇到这么一件蹊跷事,15万元无抵押贷款没借到,自己账户里的1万元反倒被骗走。

今年年初,市民王先生在网上看到一条有关无息贷款的广告,他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找到对方。对方称能帮他办理无抵押贷款,最高金额可达到15万元,但办理贷款前,要先去办理一张新银行卡,并开通网银U盾等服务。王先生办了一张新银行卡。一名自称“银行审核部”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他,为了方便将贷款打到新卡上,要做一个银行卡关联。王先生到银行办理了关联手续。

之后,“银行审核部”的工作人员又说,按照无抵押贷款程序,需要查看贷款人的经济能力,而这个证明也不难实现,只要王先生将1万元存入账户再取出来,多次存取操作后,银行就可看到卡上大额的交易流水记录,证明他的经济能力。王先生一一照做,1万元多次存取之后,可在最后一次存进去,再要取出来时,发现账户上的1万元突然消失了。

民警提醒:办卡、多次存取钱这些都是幌子,最核心的环节是在银行卡关联上。王先生被要求去银行办银行卡关联操作,其实是直接将自己的银行卡与犯罪嫌疑人的银行卡进行关联。按照这种“关联”业务规定,一方的钱,在不用确认的情况下,可被另外一方直接扣走。

手段三:小额贷款火热,钓鱼公司“打劫”

今年2月,张先生通过搜索引擎,登录到一家小额贷款企业网站,向这家名为“某某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线申请5万元贷款。很快,一名自称是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联系了他,并告诉张先生他的贷款申请已通过了审核,但要求先缴纳500元的保险费用,张先生立即按照对方提供的个人银行账号汇去500元。

当张先生催要贷款时,这名工作人员又说要先打10%的利息。张先生觉得不太对劲,连忙报警求助。

警方登录到这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网站,发现该公司名称与本市一家正牌的小额贷款公司名称完全一样,页面上企业简介、贷款分类、在线申请、人才招聘、各地办事处等栏目一应俱全。根据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一般不能跨地区违规贷款,也不能在网上开展业务,如果有网上业务的话,必须要现场签字确认。因此,这明显就是骗子公司假冒本地小贷公司的名义行骗。

民警提醒:广大企业和个体业主切不可轻信那些所谓的小额、低息、无抵押贷款,凡是放款前先收取费用的行为均属骗局,先放款、后收费才是正规机构的操作流程。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