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崂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 打造青岛标准创新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青岛标准”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兴产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标准创新先行区。
打造青岛标准创新先行区
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崂山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事业发展始终处于全市前列。自2007年以来,崂山区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2项、国家标准165项、行业标准81项、地方标准27项,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项1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4个,拥有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TC)1个,国家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SC)9个,工作组(WG)1个。截至目前,全区累计318个项目共获得市标准化资助奖励1224万元,区政府配套奖励244.8万元,奖励项目数列全市首位。
当前,崂山区提出要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在“青岛标准”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打造青岛标准创新先行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蓝色跨越的重要助推器作用,这对于崂山区建设现代化东部新城区,高标准建设“三大战略平台”,着力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具有重要的标准引领和技术支撑意义。
完善“标准化+”生态体系
《意见》中提出,将通过实施“133计划”“十百千工程”和“标准化进千企行动”,在产品质量安全、产业优化升级、自主创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服务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建立起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运行机制,增强标准化研制能力,提升标准化应用水平。其中,“133计划”即建设好一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TC/SC/WG)数量达到3个以上,组建团体(联盟)标准组织达到3个以上。“十百千工程”即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引进培训标准化专业人才1000名以上。争取新创国家和省级标准化试点10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组织30家,全区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实施率达到90%,服务业标准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意见》还明确要求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和标准联盟,以标准为纽带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性产学研一体化标准联盟。《意见》中首次提出“逐步完善‘标准化+’生态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崂山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各行各业开展标准培训与应用,培育标准化科研应用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标准化事务所,提高标准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开展国内外标准化交流合作,引进建设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标准化服务机构,探索标准与科技、标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拓展标准化服务全链条,实现标准化服务业在崂山的聚集发展,以标准引领带动产业发展,营造“标准化+”的良好生态环境。
以标准推动重点产业升级
《意见》从“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创新和升级”“ 强化标准实施与评估”“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化交流合作”四个方面明确了16项重点任务,力争在工业、服务业、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城市建设与治理等五大领域有所突破,充分发挥标准在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中的“桥片”作用。如高标准建设好海尔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动重点工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以节庆会展、创业服务、全局旅游、检验检测、健康养生等为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供给和农业发展保障为目标,构建具有崂山特色的农业和渔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参与“互联网+”“海洋+”产业标准研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标准支撑;积极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城市建设与治理领域。
[编辑:云彩]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