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委、市政府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发展纲要和青岛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1.3万人,占技术工人的31.5%,高于全国、全省的水平,其中,全国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为27.3%;全省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9%左右。
四大支柱支撑高技能人才发展
这是一组来自市人社局的数据:我市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机械钢铁和港口物流等支柱产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骨干企业,高技能人才比重均在40%以上。市内三区和市直以上行业企业比重较大,约占82%。目前,青岛市平均招聘工资为3473元/月,同比增长4.33%,其中橡胶成型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橡胶硫化工等职业(工种)的工资已经超过了4000元/月。即使是刚刚毕业的技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起薪也在3000元左右,一些紧缺的技术工种比如焊工、模具制作、航海技术等,在定岗定级后工资能拿到5000元以上甚至更高。“我市通过发展职业培训、规范职业资格管理、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多条途径,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和成长。”市人社局副局长韩红星介绍说。
首先,坚持以更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推动职业培训服务下沉,加强职业培训资金管理。近年来,年均培训各类人员8万人,推动了劳动者素质就业和技能成才。其中,对企业培训合格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每人1200~1600元培训费补贴,目前已累计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骨干人才近3万人,同时带动企业技术工人培训20多万人;鼓励企业开展师带徒培训,从2014年起,要求获得市级以上技能称号的名师实施带徒,对带徒取得显著成效的给予2000~18000元的奖补,目前全市名师带徒达到575人,名师进课堂达到1139人次;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中、高级技术工人每人每年的培训补贴标准分别不超过4000元和6000元。
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技工院校集团化改革,通过联合式、兼并式、股份制等方式,让技工院校主动与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形成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全市共组建技工教育集团9家,年培训能力达到4.5万人。此外,我市在总结25年办赛经验,探索出“报名不设限、大师当裁判、奖励加落户、全程设监督”的综合举措,积极鼓励各行各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工种最多时达131个,参赛人员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参赛达50多万人,带动岗位练兵超200万人。
四大优势孕育高技能人才成长
我市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企业关怀优势、传承优势也成为孕育高技能人才倍增的土壤。
2012年,我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岛市工业十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家电、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橡胶、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海工、电子信息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目前,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9532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1.26万亿元(不含软件),年均增长11.5%,推动了青岛港、中车四方有限公司、青啤、海湾等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注重规划、依靠规划、得益于规划。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青岛英才211计划”加快推进“百万人才集聚行动”的意见》、《青岛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等文件,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培养体系、政策扶持、资金保障、考核评估等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建立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量可考的高技能人才制度体系,为技能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企业奖励和个人奖励政策方面,均给予最高达10万元的奖励。
技能人才培养,行业企业是主体。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激励下,我市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比较重视职工培训,尤其是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普遍重视职工技能培训,企业内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技能人才队伍的结构也比较合理。不仅如此,部分企业还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凭贡献获得报酬的激励机制,设立技能津贴等奖励制度,激发广大职工重视技能、提高技能、技能成才、岗位奉献的积极性。
在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青岛有着良好的传统,涌现出像许振超、周勇、郭锐等一批高技能人才,他们对技术的执着与追求也感染着一代代技术工人,为全市技能人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带动和鼓舞了一批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在技术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参加工作30多年来,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并模范地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
四项目标指明高技能人才方向
“技能人才在加快全市调转改步伐、推进城镇化战略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韩红星表示,一是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在产业支撑力度方面仍需提升;二是“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尊重技能人才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技能人才发展空间受限,尤其是缺乏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转化通道等。同时,全市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工业体系均对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全市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其次,通过加快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职业院校学生过程化鉴定、构建常态化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引入国际认证等多种方式,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社会认可度。同时,进一步创新高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根据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技能贡献+职业道德和精神”三大维度,对高技能人才实施带徒、项目攻关等进行量化积分,按照积分数量将高技能人才进行分级管理,并综合运用经济、荣誉、宣传等手段,加大对优秀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切实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此外,我市还将出台新一轮技能人才培训政策,建立创业能力测评、创业能力实训、创业训练、创业导师指导等五大模块的创业新模式,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积极推动“互联网+”创业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培训新格局,探索网络公开课、大师讲坛等新的培训业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供给服务新体系。
[编辑:云彩]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