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办的青岛创新创业创客成果展上,近6万观众前往体验新技术和新生活,国内外创投大咖云集展会并纷纷点赞,这是对青岛日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最生动的注解。
这种氛围来自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更来自于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面对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青岛的决策层已经超前布局,“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战略定位,聚焦的是城市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升,围绕着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大刀阔斧的体制机制改革风起潮涌。
从实际来看,恰恰是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激发组织的创新活力,对创新活动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科技创新的几个“大数据”特别喜人:全市发明专利授权3335件,同比增长58.6%,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220件,同比增长100%,占全省53.5%;全市技术合同登记2457项,成交额31.42亿元,服务企业1870家。先后获批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首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城市……
在这些迅速提升的数据和指标背后,蕴含的是全市科技创新在体制机制方面推进的重大变革。
政府主动转型,从科研管理到创新服务
“顺应国家形势简政放权,使政府职能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才能真正让科技创新为青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作出贡献。”在市科技局局长姜波看来,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一个又一个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批已经“过时”了。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同时赋予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在科研立项、成果处置、选人用人、编制管理等方面更大的权力,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源头动力,才是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旨。
政府职能转型,直接带来了从“三小”转向“三大”的变化:创新布局从“小科技”转向“大科技”,既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加强研发管理,又立足创新驱动全局,强化政策研究和公共服务,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动员全社会干事创业;创新主体从“小众”转向“大众”,既扶持少数关键人才,又服务草根创业群体,着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资源配置从“小投入”转向“大投入”,在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
从2012年启动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引爆点,迄今我市几乎每年都有一个科技创新主题,从孵化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到综合科技服务,一步一个脚印,恰好与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吻合,“巧合”中显示出我市创新发展谋篇布局的主动与领先。
提供精准服务,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继续深化改革,为创新、创业、创客提供精准服务,把发展链条上的薄弱环节逐渐补强。
打破了体制机制的藩篱,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业态,它在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外溢的作用,成为青岛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支撑。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在国内率先推出技术成果挂牌交易制度,在全省首创科技成果拍卖,三次拍卖会共计77项科技成果进行拍卖,成交总额达4672万元。今年上半年,技术交易市场依托“一网一厅一校一基金”,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活动,共完成成果评价登记备案177项,科技成果登记235项,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列第三。
青岛的科技金融创新在全国首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第一家获得贷款的青岛镭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核心专利抵押,只交了2万元保费,不到20天就拿到500万元贷款。“知产”变“资产”的“青岛模式”闻名全国,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8260万元授信支持。
今年4月,我市出台《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试行)》,提出了全国最高的“分红激励政策”:高校院所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8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收益分成。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告诉记者,“目前除了重庆,我们的动作是最快的。这项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率先落实好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是为我市的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城市创新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打造出了让各类创新要素互助共生、聚合裂变的创新生态。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之初资产只有400多万元,现在已经是百亿级企业,董事长李坚之对记者说:“只有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才有可能成就龙头企业,我们就是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无限延展创新舞台
全要素多层次的创新平台无限延展,创新创业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理念的转变引领发展方式的改变,全社会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现在大家对于创新发展的认识高度一致,”据姜波介绍,各个区市过去忙着招商引资,只盯着项目投资数额,“现在是谁能引进知名科研院所、谁能抢占高端创新资源,谁就会引以为荣。”
在青岛的创新版图上,大院大所的频频落子已是一种常态。中科院在青岛已形成“两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园区”的发展格局;天津大学、西安交大、哈工程等14所“985”、“211”高校,纷纷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科技园区;中船重工、中电科、中海油等央企,在我市设立的研发机构达到9家;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就在今年上半年,我市成功引进了世界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德国史太白,在青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创客学院和孵化器,同时与斯坦福、剑桥、乌克兰技术科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国际知名研发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
创新源头的引进弥补了我市此前科技力量的短板,提升了城市整体创新实力,也带动了本土优势创新资源的升级。“一谷两区”布局瞄准“海洋+”核心技术产业创新,成为蓝色高端研发重镇;海尔、海信、青啤、软控等大企业继续领跑全国,并不断从企业内部孵化出新的创客平台;“千帆计划”实现了由“漫灌”到“滴灌”,解决了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各个阶段的创新创业难题;累计开工1195万平方米的孵化器,是大众实现创业梦想的坚实载体和支撑。
依靠市场主导,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
在我市的创新体系当中,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政府的统筹协调解决了科技资源“碎片化”的问题,而政府“放权”之后,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力量。
今年7月底,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海洋环境感知和海洋装备应用领域的优势,促进海洋装备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自从去年10月底正式启用以来,类似的协同创新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不胜枚举。“联合实验室”是这里最常见的组织架构。作为我市最重量级的科研平台,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打破了传统科研管理体制下“各自为战”难以协同的困局,探索走出了一条可以联通全国甚至海内外科研前沿的新路。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是本土重点培养的第一家“四不像”研发机构,开启了依托事业实体科研创新与依托企业实体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解决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际运行仅两年已经获得2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正蓄势待发。
实际上,近年来我市引进的大院大所也都在探索新的体制机制下的创新格局,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企业化管理,或者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激发了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让科研成果不再在实验室里沉睡。
青岛已经厚植了创新的沃土,在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上,我市将着力于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精准服务,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来青为创新发展。(记者 王 娉)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