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海尔中一互联工厂小微工艺技师崔惠峰成为首批卡萨帝匠人。在制造一线坚守了12年,人都说崔惠峰已然是一枚质量“放大镜”,他的一双眼睛不会放过任何产品细节上的瑕疵,经他装配的冰箱就一定会让人放心。
在海尔工作了12年,崔惠峰总计输出了36项改善成果,为企业累计收益500余万元。他可以准确地说出冰箱每一个部件的功能,也能迅速辨别出装配中出现的问题。多人合作才能在10分钟完成的冰箱装配,他只用4分30秒就能独立完成,技艺上的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面对赞许,崔惠峰只淡然一笑,随口说一句:“没什么难的,熟能生巧。”其实,也正是“熟能生巧”这四个字,让崔惠峰显得与众不同。
4分30秒装配一台冰箱
2004年来到海尔,崔惠峰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学徒,师父把他领进了生产一线的大门,别的没多说,先给崔惠峰定下了一个“产品零缺陷”的要求,这个要求逐渐成了崔惠峰的工作标准,并一直陪他走到了现在。
在一线工作了12年,崔惠峰把发泡、焊接、灌注等重点岗位临了个遍,并担任过总装、发泡工序班组长。同事们都说崔惠峰是个技艺上的全才,没有哪一道工序是他操作不来的。但也有人会产生一些担忧:会不会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不过,崔惠峰并不这么想。“我首先坚持的原则就是‘产品零缺陷’,这就迫使我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必须拿出最好的结果。同时,我不仅熟练岗位,更能精通岗位,当时自己也很年轻,没什么太多想法,就是想埋头好好学习,能做好的就绝对不将就。”崔惠峰说自己是个有“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他对产品挑剔,对自己更加挑剔。在他看来,一件产品想要对得起别人,首先得对得起自己,不精通绝对不行。“还有一点就是熟能生巧。”崔惠峰表示,为了锻炼自己的技艺,他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即便在吃饭的时候,自己也会琢磨工序上的手法。“练手艺的时候,几乎不分工作和休息时间,我基本是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有时候看到别人的方法很先进,也会私下琢磨,看看能不能‘偷学’过来。”
技艺上愈加成熟,也让崔惠峰逐渐获得了认可与荣誉。在2014年1月举行的青岛市技能大赛上,崔惠峰以4分30秒独立完成一台冰箱装配的成绩技惊四座,并摘下了电冰箱装配工种的头名。
一次创新为企业节约100万元
所谓工匠,先工而后匠,工艺关乎于娴熟,匠心注重于灵巧。
2014年,海尔开始在全国布局互联工厂,并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的转型。互联网时代与工业4.0的变革,也要求员工从生产者演变为创业者,“人人创客”时代的开启同样为崔惠峰带来了全新的发展。
“我觉得新时代里,用户说了算,用户的需求决定我们的方向。如果要做出一件无可挑剔的产品,就必须要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那就要创新。”崔惠峰说。
在海尔创客机制的推动下,崔惠峰积极投入到了技术创新与改进的工作当中。2014年11月,海尔中一互联工厂引进环形做电和抽空线体,崔惠峰通过研究安装了一个行程开关,以此解决了检测环线上冰箱和采集箱不同步的问题,节省备件和废品费用20万元。2015年2月,崔惠峰又改良了“2CM焊接法”,将30厘米的新焊条按2厘米等分,在每个2厘米节点处焊接,焊条用量由1.5克减到1.1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企业年节省100余万元。
同时,崔惠峰也把自己对细节较真儿的特点用在了创新上。“在装配工作上,行业对于门体玻璃与边框闪缝的标准是0.5毫米,但用户觉得这个闪缝还是太大,影响他们的使用体验。于是我就是想再较真儿一把,把这个闪缝数据再压低。”在偶然之中,崔惠峰发现汽车行业上的打胶技术可以解决闪缝问题,他便破天荒地将打胶技术跨界引入到冰箱装配中,在反复实验后,终于将装配闪缝缩小到了0.2毫米。
每每谈到0.2毫米的故事,同事们总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赞叹崔惠峰的创新力。其实要创新一件事物并不难,难的在于不敢较真儿到最后。崔惠峰不见得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但就是那股较真儿的韧劲,让他比别人更出色。
记者手记
品质从99%提升到99.99%
谈及工匠,崔惠峰对此的理解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自己负责,挑剔自己,让产品无可挑剔;另一面是对别人负责,既关注身边的人,也关注用户的体验。
崔惠峰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自不必多说,而对于身边同事的责任感,崔惠峰同样做得出色。“我工作了12年,也从学徒变成了师父,在成立实习生培训道场后,我就担任起新员工的培训讲师,希望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能让他们更快适应工作。”截至目前,崔惠峰累计带徒77名,其中培养出能手50名,熟手21名,高级工6名。
不仅如此,崔惠峰还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并先后完成创新成果16项,降低工程不良收益58万元。其中,团队制作防静电工装和焊接检漏工作,年收益19.3万元;创新汉森阀清洗工装,有效检测汉森阀密封效果,降低抽空不良,提升抽空效率50%,年收益26万元;完成环形做电与抽空同步改善,使线体与环形做电设备同步,年收益20万元。崔惠峰表示,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也是工匠精神的展现,工匠不应只是一个人,而应是一群人。
与他人不同的是,崔惠峰同时将用户思维纳入到工匠精神的组成部分。他认为,用户一旦对产品略有不满,就意味着自己及团队的工作不到位,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创客来说,这是不能容忍也不应该容忍的。“脱去工装,我也是一名用户,我也了解用户对产品不满的心情。”崔惠峰表示,要做工匠,就得学会将心比心,产品要做到零缺陷,用户也应当做到零抱怨。“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那是信任我们,如果产品的质量或者体验不到位,那么很可能会让用户对整个品牌失去信心。因此,我不允许团队经手的任何一台冰箱因质量纰漏而受到用户投诉。”
做工匠不易,有些人做了一辈子手艺活,却始终算不上手艺人。时间可以积淀下经验,却未必换来一颗匠心应有的觉悟。独守一片寂寞,锤炼手艺,打磨韧性,再添一味创新的巧劲,才算得上是一个好工匠。“以后怎么做?那就是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为什么剩下0.01%?因为得留点动力做得更好。”崔惠峰笑道。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尹为鉴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