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更加强大的创新能力,生产出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成为青岛发展互联网工业、全面升级制造业的终极目标
在青岛,工业与互联网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这场“恋爱”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05年左右,以海尔、红领为代表的先锋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主动拥抱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对自身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造与重塑。先锋企业大胆求变,敢于“吃螃蟹”,这符合青岛制造演进三十多年来的一贯逻辑——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品牌意识觉醒,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内部管理革命,青岛企业都走在中国制造的变革前列,这一次同样如此。
然而青岛制造此次面临的挑战,大过以往任何一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青岛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机遇,去年在国内率先出台《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开启传统制造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对于此次转型,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称之为“生死之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如果我们广大制造企业不紧踏互联网节拍,就必然会节节败退,甚至丢失阵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则早在几年前,就作出了“企业不触网就死亡”的论断。
在此背景下,青岛工业与互联网的“恋爱”,注定是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恋”,一批企业将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浴火重生,一批企业却因无法得到互联网垂青而被市场淘汰。
大棋局:八万企业“牵手”互联网
至少从目前来看,我市最早拥抱互联网的企业都已渡过急流险滩,取得了可以经受市场检验的成果。海尔在国内多地建成自动化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智能工厂,红领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双星轮胎、赛轮股份、森麒麟轮胎等企业纷纷建起智能化的轮胎智能工厂。这些企业从互联网那里得到的最大馈赠,就是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更加贴近用户,在创造有效供给上所获良多。
但从全市8万户工业企业的大棋局来看,这些企业的成功,仅仅意味着青岛互联网工业迈出了一小步。
根据规划,青岛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市向互联网工业强市的战略转型,未来的制造业要具备三个鲜明特征,即软件定义的智能工厂,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平台支撑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到2020年,要实现“三个五”目标,即改造500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建设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培育5个云制造服务平台。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的青岛制造,除了少数与互联网成功“牵手”的企业,更多的企业仍处于痛苦摸索之中,找不到自身与互联网的“融点”。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制造企业发展互联网工业存在两大难题。”市经信委互联网工业推进处处长王法体告诉记者。“首先是前景不明。大多数企业对如何应用互联网,怎样进行信息化改造,会达到怎样的效果,没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从而反应迟钝、错失转型机遇。其次是资金投入压力大,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改造,很可能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假如投资效果不明显,对中小企业来说就是致命打击,由此使企业彷徨顾盼、贻误战机。”
针对资金投入问题,青岛去年开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统筹采取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项目补助、保险补偿等方式,制定互联网工业发展平台建设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和互联网工业定投基金设立方案,支持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云计算、大数据、众创平台、产业载体等互联网工业重点项目和“三个五”示范试点项目建设。
针对企业与互联网的陌生和疏离,青岛用多年发展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应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认识互联网、拥抱互联网,去年以来,市经信委邀请了北京机械自动化所、上海宝信、武汉艾普工华等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工业服务商,组建咨询服务团队,帮助我市企业开拓视野,提供发展路径;支持我市海尔、双星、软控等单位发起成立国内首个互联网工业服务商联盟,囊括上海宝信软件、浙江中控、北京自动化研究所、西门子和思爱普(SAP)等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工业服务商;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为工业与互联网的对接提供全方位服务。
点对点:碰撞出深度融合的火花
政府的“穿针引线”,帮助企业与互联网找到了“共同语言”。
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搭建互联网工业融合对接平台,组织了互联网工业服务商(国际)联盟供需对接会、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现场交流会、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现场交流会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系列对接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50家互联网工业服务商与我市有需求的100余家制造业企业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装备技术和融资支持等服务。其中,青岛百灵信息科技、黄海制药、三恩、青岛食品股份等近30家制造企业与北京兰光创新、浙江力太、武汉艾普工华等10余家服务商达成合作意向。
我市还根据传统产业的现实需求,专门成立机械装备、家电电子、纺织服装三个行业技术服务团队,对红妮、泰诺福伦等 20家企业进行点对点、个性化诊断服务。
点对点、面对面,使我市企业与互联网碰撞出深度融合的火花,其中一些企业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青岛张氏机械公司“点对点”对接后,进行了20余项设备自动化改进,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生产汇总统计周期从48小时缩短至1分钟之内;设备效率由之前的80%提升至95%;产品质量追溯由之前的难以追溯到100%精准追溯;产品生产周期由10天缩短至5天;物流周转提高50%;产线工作人员由650人缩减为355人,人工成本降低45%;三大类产品总产能由改造前的年产0.76亿支提高至1.6亿支,总体产能增加一倍。
在工信部推出的首批46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我市有海尔等3家企业的项目入围,另有3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入围项目数量、获得资金额度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在青岛制造未来必须具备的三个鲜明特征中,智能化首当其冲。随着《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项阳青说。
目前,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新厂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大量的高端设备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替代了人工,平均每个生产区域只有一两个人,其他都是自动化控制,生产能力增加一倍,用工反而减少一半以上。双星集团位于青岛董家口的绿色轮胎智能化示范基地投产后,将实现绿色、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率四个目标,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中高端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80%以上。
形成更加强大的创新能力,生产出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这已成为我市企业“爱”上互联网的核心诉求,而这也正是青岛发展互联网工业、全面升级制造业的终极目标。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林 刚
本报制图 李飞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