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南方冰海货市场增多
休渔期临近,冰海货又将成为市场销售的主力。“从种类和数量上来看,冰海货常年不缺。”在城阳批发市场从事水产生意的翁先生说,因为各地气候不同,各种海鲜捕捞时间也不一样,通常进货期跟着捕捞旺季走,因为这时候的海鲜数量大、质量好,价格也便宜。春节过后,岛城各大冷库就开始陆续大量进货,但进货种类则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定,所以到休渔期前,冷库里的海鲜储备已比较充足。当然也有不少商贩会借助休渔期前这段时间补充货源,但数量不会太大,变化不是很明显。
从海鲜来源上讲,目前岛城市民吃的冰海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口冰货,主要来自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这些地区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有海鲜捕捞,无论是产品新鲜度还是价格,都有一定的市场。此外,还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近几年,进口冰货的数量已超过本地货,主要是货源充足,价格也相对便宜。一种是国内冰货,主要来自南方,以养殖海鲜为主。
翁先生说,市民平时吃的海货中,冰海货的数量很大。受休渔期的影响,随着新鲜海鲜数量的减少,冰海货将逐渐成为主流,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养殖海鲜,主要是贝类。休渔期期间,在市场的影响下,冰海货的价格会有所上升,同一品种的价格预计会上涨三成,目前涨幅并不明显。当然也有例外,如果某一品种的海鲜市场储备太大,价格不升反降也是有可能的。按照往年的经验,随着休渔期冰海货价格增高,总销售量会相应下降。
另外今年南方雨水多,导致一些养殖池进水,或被雨水冲毁,部分南方养殖海鲜的价格有所增长。以冰冻黄花鱼为例,去年同期价格每斤16元,今年则是23元,增长了约三分之一。
政策·····
6月1日起“封海”
“今年我市的休渔政策依然将延续往年的政策。”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伏季休渔从每年的6月1日起到8月31日止,9月1日开海捕捞。在此期间,除允许钓鱼外,近海海域禁止捕鱼船出海捕捞。这些政策主要包括所有应休渔渔船6月1日12时前必须回其船籍港停靠。渔船休渔期间不得擅自离港或转移停泊地点。因避风等安全原因需变更停泊地点的,由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在不安全因素消除后,应立即返回原停泊地点。凡未经批准私自离开停泊地点的,扣减其当年度15%渔业油价补助;3日内拒不改正的,扣除其当年度100%渔业油价补助。对发现和查获的涉嫌伏休违规、“三无”及严重违法违规涉渔船舶实行定点看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渔船扣押所。因伏休违法违规被查处两次及以上、暴力抗拒执法检查等行为被列入 “黑名单”的渔船,全省予以通报,3年内不予办理过户手续,取消3年内涉外入渔资格,扣除当年度全部渔业油价补助。
“去年伏季休渔期间,我市严厉打击违规捕捞行为,各区市渔政管理查处力度持续不减,违规捕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渔政执法严格、处罚力度加大,严格执行省伏季休渔七项制度,对查处到的违规捕捞渔船实施海查陆处原则,实施省总队统一的处罚标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伏季休渔期间,我市各级渔政执法部门在整个休渔期内,海上出动执法船759次,港口岸巡619车次,共查获违规作业渔船254条,清查违规网具820套,收缴罚款额85万元。
鱼类月末开始陆续产卵
“随着天气转暖,多数海洋鱼类性腺开始发育,陆续产卵。”山东海洋生物研究院专家郭文介绍说,5月末开始,海洋里的鱼类就陆续产卵。在这一过程中,对鱼类保护得越好,就会有越多的亲鱼顺利进入繁殖期,产下更多的鱼卵。
郭文说,休渔时间主要是根据大量经济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繁殖期及幼体生长期确定的,通过休渔达到让亲鱼有机会产卵、小鱼能够安全成活的目的。青岛地区最常见的小黄花、带鱼、鲅鱼、偏口鱼等10多个鱼类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五六月份,前后都会有部分鱼类提前或拖后产卵,这一过程可能持续1—2个月。这样一来,保护亲鱼就显得很重要。让幼鱼成长,前提是有足够多“怀孕”的亲鱼;为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还需要让幼鱼长大来得及产卵,诞生下一代幼鱼。因此,保护渔业资源靠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远远不够。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东海、南海休渔期则根据海洋气温等自然环境的不同,早于渤海、黄海海域半个多月时间。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