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5日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要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万亿元等目标。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为,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要求,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一,体育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足球项目改革试点,加速职业体育发展,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体育场馆运营,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现代体育治理体系。
第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发展达到新水平。《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有效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到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第三,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6年里约奥运会努力保持和巩固既有运动项目优势和成绩地位。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保持水平的基础上,扩大参赛规模,成绩稳中有升,追求超越。2020年东京奥运会努力争取运动成绩领先地位。
第四,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第五,体育文化在体育发展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培育运动项目文化,力争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办好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体育发展开辟新空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体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健康中国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规划》充分体现了深化改革的指导精神,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体、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顺应了“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相关新闻
对“三大球”发展提出要求
《规划》明确提出男足参加重大国际赛事要“有好的表现”等具体要求。《规划》在“三大球”发展行动计划专栏里要求:“男足、女足参加世界杯、亚洲杯、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有好的表现”。
《规划》对篮球、排球成绩也提出了要求。其中,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篮、女篮要力争好的名次,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篮、女篮要确保获得参赛资格,名次提升,在亚洲保持领先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上要保持在领先水平行列;中国男排要逐步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力争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对于中国男足何时才有可能进军世界杯的问题,刘鹏在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未做明确回答,但他特别解释了这段文字出现在《规划》中的原因。刘鹏说:“目标是前行的动力,如果(中国足球)今后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敢实事求是地去设想、设计,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干事业的态度。因此,哪怕足球现在全方位落后,我们面向未来时,应该为实现可能实现的目标去奋斗,这就是为什么《规划》会出现这些文字的原因。”
刘鹏说:“中国足协已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足协将切实履行领导和治理中国足球的任务,国家体育总局有责任在足协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但是绝对不会干扰他们的工作。”
刘鹏表示,国家体育总局依旧会为国家队进行服务,为国家队提供若干科研、医疗、后勤设施、场地等保障。
实施足球改革也是《规划》所涉及的内容,改革内容之一就是“探索职业足球背景下国家队建设规律,处理好国家队、联赛、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关系,统筹资源,协调利益,凝聚为国争光的共识”。
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1.8平方米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逐步建成三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推进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努力实现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的目标。
根据《规划》总体设计,“十三五”期间,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将不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大科学健身指导和宣传力度,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保障特殊群体基本体育权利。
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将加快建设水平较高、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域、城乡和人群间的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建设,制定结构合理、内容明确、符合实际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为主要抓手,落实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创新全民健身组织方式、活动开展方式、服务模式,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和满意度调查。“政府部门要引导、支持,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给基层群众、体育组织以帮助和支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新建1万个多功能运动场
在健身场地设施管理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建成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推进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国市(地)、县(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超过70%,城市街道、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80%,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
到2020年,新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0个、乡镇健身设施1500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000个,对损坏和超过使用期限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维护更新,努力实现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的目标。
同时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及区域特点,加强乡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优化健身场地设施投资结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身设施建设,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与维护,提高健身场地设施使用率。
建1.5万所传统项目学校
在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运动器械、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探索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员队伍的培育工作,推进青少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评价机制。
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将整合各方资源,以开展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为龙头,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体育活动网络,打造青少年体育活动和赛事活动品牌。创建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00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000个。建成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000所以上,国家级传统校达到500所。鼓励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施行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