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爱吃蛤蜊那是出了名的,随着天气转暖,又到了吃蛤蜊的时候了。今年岛城市民有口福了!记者昨天从红岛街道办获悉,由于养殖密度减小,今年的红岛蛤蜊是近十年来最肥的,目前已陆续上市。批发价也由去年的2元左右,涨到三四元,即便如此仍供不应求。
出海
4小时收获4000多斤
凌晨5时,养殖户赵先生就来到红岛西大洋码头。经过大约20分钟的航行,渔船来到一片海域。渔船左右舷上各有一个铁质的筐,其中一面带有一排类似耙子的钢钉,筐底下连着一个大网兜。“这就是挖蛤蜊的专用工具。”老赵说,把铁筐投进海水后,用船拖着往前走,钢钉就插在海底淤泥里,把藏在泥里的蛤蜊顺势被“吃”进网兜。下网仅5分钟,三四个人就开始忙着收网。在几个人合力拉拽下,捕捞的蛤蜊终于上船。
4个小时过去了,老赵的渔船开始返航。“今天收成还不错,预计捕捞了4000多斤。”老赵说。
交易
蛤蜊上岸遭疯抢
上午9时30分,红岛西大洋南码头,前来进货的大货车络绎不绝。“回来了!回来了!”随着商贩手指的方向,满载蛤蜊的渔船陆续靠岸,码头上一时间热闹起来。
“好了!好了!给我留一点!”旁边的另一名商贩扯着嗓子喊着,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船老大赵先生说,由于捕捞的蛤蜊数量有限,而订货的商贩太多,只好给大伙商议着互相分一分。除了开着货车来的“大户”,岸边还聚拢了一群骑三轮车来的“小户”。在商贩的围观中,一兜蛤蜊落在岸边,再被分成若干小兜,很快被瓜分一空。
说法
近十年来肉最肥
“近十年来,要数今年的蛤蜊最肥!”养殖户赵先生自豪地说,每年3月开始,蛤蜊逐渐增肥。这些捕捞的蛤蜊生长期多在一年半到两年,目前已达九成肥,而往年要到五一后才能达到这样的肥度,足足提前了一个月。码头工作人员说,今年仅西大洋南码头的日交易量就达十几万斤,整个红岛的日交易量在30万斤左右。预计到五一前后的蛤蜊节期间,红岛蛤蜊将大量上市,届时日交易量会达到百万斤,同时批发价格也会有所降低。
探因
养殖密度减小
为何今年的红岛蛤蜊会如此早肥?赵先生说,红岛蛤蜊一般是当年七八月份放苗,因为市场需求大,到来年三四月份就开始捕捞,受生长时间限制,与东北蛤蜊相比,个头偏小。同时前些年,养殖户一味追求数量,导致过度养殖,蛤蜊养殖密度增加,营养跟不上,造成生长慢。总之种种原因使得红岛蛤蜊肉质偏瘦,价格上不去。受此影响,渔民的养殖热情降低。
另外,前两年,当地海蛎子连续获得丰收,渔民看到了商机,不少蛤蜊养殖户纷纷改为养殖海蛎子。同时加上这两年当地渔业部门的宣传,使得养殖户认识到高密度养殖的弊端,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取合理养殖,极大降低了养殖密度。养殖密度小了,意味着蛤蜊的生长空间扩大了,有足够的食物可以供应,自然长得快、肉质肥。
商贩
一天百余斤不够卖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城阳北曲农贸市场。一名摊主说,今年红岛蛤蜊上市早,而且肉质肥、味道鲜美,3月初市面上就逐渐多起来。价格上,个头大一些的七八元一斤,小个的最少也得6元以上。除了红岛蛤蜊,市面上还有来自大连的东北蛤蜊,以及日照蛤蜊等,价格在4-6元不等。从个头上看,这两地的蛤蜊都比红岛蛤蜊大得多,但价格每斤要少两三元,即便如此,红岛蛤蜊也是供不应求。“我这里每天都能卖出百余斤。”商贩说,到了下午,来得晚了根本买不到。
“岛城蛤蜊市场需求巨大,而目前红岛蛤蜊上市量有限,所以市面上不容易买到。”红岛街道办工作人员说,红岛蛤蜊上岸后,除了供应市场外,一部分被当地的渔家饭店提前预订,还有一部分被送到工厂,深加工后出口国外。另外每年10月份以后一直到来年3月份,红岛蛤蜊进入休眠期,这时候的蛤蜊肉质瘦,口感相对较差,上市的量非常少,这也给外地蛤蜊进入岛城市场带来了空档。
记者了解到,除了红岛外,岛城的胶南、胶州也出产蛤蜊,但由于数量较少,多在当地销售。
(记者 王涛 摄影报道)
这样辨别红岛蛤蜊
红岛当地渔民说,虽然东北蛤蜊和红岛蛤蜊都是一个品种,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看花色,两地蛤蜊都是杂色,东北蛤蜊色泽较重,且黑皮多,一般皮较厚,个头比红岛蛤蜊略大,而红岛蛤蜊多为浅花色,皮薄;尝味道,煮熟后,红岛蛤蜊肉比较饱满,口感鲜嫩,几乎没有沙子,而东北蛤蜊肉小,鲜味不足;观汤汁,红岛蛤蜊水煮后汤汁呈乳白色,而东北蛤蜊水煮后汤汁呈清水状。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