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个性化定制 青岛有样本

2016-03-06 09:26:36
责任编辑:光影

\

红领集团已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报告摘登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 安 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 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 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供给侧改革是今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为加快供给侧改革开出了一个“药方”:“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些报告里的新词汇,其实在青岛早已有先行实践,而且实践证明,这条路的确可以走得通。

产能过剩因无有效供给

供给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也出现在了显著位置。

数据显示,2015年的我国钢铁产能近12亿元,而同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7% 。对于钢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全国人大代表、莱芜市委书记王良的建议是,发展钢结构建筑。

王良说,与传统的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安全性高,抗震性能好,建筑生命周期可延长30年以上。钢结构建筑的节能效益高,可节省30% 的能耗、80%的扬尘污染以及80% 的扬尘垃圾。另外,它综合效益高,工期缩短三分之一,造价减少20% ~30% 。循环利用水平高,80%以上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

“目前,日本钢结构建筑占比达到71%,英国达到70%,美国达到50%,而我国仅有5% 左右。钢结构建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王良建议,切实提高住宅钢结构使用比例,引导房地产企业更多采用钢结构建筑,对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等优先用钢结构建筑。

同样,产能过剩的矛盾也在家电行业中存在。以空调为例,截至去年年底,行业总量已突破4000万台,相当于国内空调一年销售总和。过去的一年里,为了缓解库存压力,空调行业行业陷入价格战。但效果甚微,市场需求不足和库存高居不下的矛盾越来越大。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有效供给,说到底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你是生产库存还是生产用户需要的产品。

个性化定制的青岛样本

周云杰介绍,在创造有效供给的问题上,海尔的实践经验是,通过互联工厂直连用户,从过去的大规模制造变为大规模定制。互联工厂将用户需求整合到一起,让用户参与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并且将设计、研发、制造等供应商资源也整合到平台上,能够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而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加快供给侧改革开出的“药方”之一。

青岛的红领集团在个性化定制上也已走出了一条成熟的路子。2012年以来,中国服装制造业订单快速下滑,大批品牌服装企业遭遇高库存和零售疲软,青岛红领集团却通过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模式,迎来高速发展期,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

红领集团的尝试作为典型案例被写进工信部出版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干部知识读本》,《新闻联播》也曾对其进行过三分钟的报道。据其介绍,2003年开始,红领集团领导就意识到个性化定制是服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经过10年探索,依托大数据技术,红领在全球第一个实现西装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截止目前,红领集团一年生产定制服装120万套/件,积累了超过200万名顾客个性化定制的版型数据。

对于个性化定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红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金柱并不意外。在其看来,“个性化定制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过程。”据其介绍,去年10月以来,红领集团还与全国近30个企业达成合作,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对方进行鞋帽、家居、电子、珠宝的个性化定制试验。

“个性化定制,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行业。”李金柱说。

总理说的工匠精神是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就曾提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机械行业资深专家郑贤玲深入研究300多家中国制造企业后,发现很多中国企业缺失了“工匠精神”。

“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从来都没有因为机械化、智能化而放弃‘工业精神’,正好相反,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工业精神使得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质”。郑贤玲分析,中国制造业大部分先引进国外成熟技术,依托人力、资源优势生产低成本产品,这种“拿来主义”的成长背景造就了中国制造企业注重资本运作胜于技术研发,客观上缺乏“工匠精神”培育。

而长期以GDP为导向,决定企业地位的不是产品品质而是企业规模,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规模的不断扩大上,分解到工人那里就变成不断增长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工人对于产品的态度是赶“任务”而不是追求品质。

“在引进外部技术资源变得越来越稀少的现实下,来自制造业自身内在的动力——‘工业精神’的建立将有助于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必须是文化升级、人的精神的升级。”她在论文中写道。

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本报曾经报道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动车组钳工高级技师宁允展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答案。

他是中国第一位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工人,目前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按照国际标准,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宁允展的同事说,宁允展可以像绣花一样,把切口表面这些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0.1毫米的时候,国内大概有十几个人能干。到了0.05毫米,别人都干不了了,目前就只有他能干”。

凭借自己的看家本领,2015年宁允展成为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的8位主角之一,还获得了2015年感动青岛人物。对于低调为人的宁允展来说,这是难得的热闹。

在央视纪录片中,宁允展说道,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在浮躁的时代里,宁允展有着与众不同的追求。他曾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宁允展说,学习永无止境,只有更好地掌握技能,将来才能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特派记者 朱艳丽(本报北京3月5日电)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