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小企业提高待遇吸引应聘者 为员工提供夫妻房

2016-02-17 08:07:45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

青岛衣锦秀制衣公司老板杨晶晶在节后的招工中发现,朋友圈里的企业老板变化不少。随着企业各方面待遇越来越好,一线岗位并不缺人,更多的大学生放下架子来到小企业应聘,这让中小企业更加有了活力。重要的是有的企业重金购回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一条生产线可顶50名工人。这些新变化让杨晶晶有了更长远的想法。昨天,杨晶晶和几个企业老板的招工成效很不错,最多的一上午就定下了15名员工。即墨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称,节后招聘开门红,折射出一些中小企业已经成功向高技术转型升级,订单多了,用工自然也就走向了和谐平衡。

20名货车司机争两个岗位

昨天上午,杨晶晶在办公室面试了20多名求职者,一线工人基本搞定,但日语翻译还是缺岗。听说即墨信息港有专门招聘特殊人才的平台,她立即开车赶了过去,将公司的信息传到了网上。下午就有几个求职者打来了电话,尽管最终还没定下来,但心里却有了希望。

“一上午定下了15名工人,厂里的缺岗基本补上了。”杨晶晶的好友郭文霞笑着说,她在招聘会和不同的网站上都发布了信息,这两天,求职者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上午时间都在忙着面试。记者在郭文霞的办公室看到,10多名求职者排队等候面试,不到一个小时,就有20多个人前来面试,定下来的工人当天下午就搬到企业准备上班。记者注意到,郭文霞的企业需要招两名货车司机,信息公布后,立即招来了20多名应聘者,最后两名经验丰富的留了下来。尽管企业已经基本招满工人,但求职的电话还是不断。

一台新设备解决了缺工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企业招工并没有遇到太大困境,有些企业开门两天,虽然招聘的工人数量不太如意,但众多老板都表示,现在企业待遇都不错,等节日一过,流动人员都会找到岗位,到时再小的企业也会有工人可用。而杨晶晶除了为日语翻译犯愁外,对其他一线工人的招聘并不发愁。郭文霞的做法让她有了新的想法。

“去年上了一台新设备,这条生产线一下子就能顶50名工人干活。”郭文霞介绍说,她的新汇丰包装厂没上自动化设备前,一线工人缺岗也是比较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整体效益。随后企业花重金购进了一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一下子解决了缺工问题,企业也“高大上”起来。今年随着订单增多,一条生产线还是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招聘20多名一线工人填补空岗。

杨晶晶开服装公司的时间长了,在青岛地区也认识了许多同行的老板。有几家做得不错的企业,像郭文霞一样购进自动化生产线的情况不在少数,不仅产量增大,而且质量好。算算账,一条生产线的成本比人工还要低不少。

招聘开门红折射好形势

即墨是中国针织名城,服装、机械和电子等类型的中小企业分布密集,目前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加上近几年的高科技项目,更是让即墨成为人才的聚焦地,吸引来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等高科技人才。昨天,即墨市人社局市场管理科科长姜吉良介绍说,节后第一场大型招聘会上,数百家企业摆起招聘长龙,呈现出开门红情景,这充分说明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姜吉良说,红火的招聘会说明,更多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向技术型升级转型,从传统的单一手工车间,正在慢慢向自动化先进技术转型。通过这几天的招聘可以折射出,一些企业招聘技术人才迫切,反而一线工人多了起来。比如,几个人操作一台先进机器,一下子就能“代替”几十名工人的工作量,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多了,靠手工吃饭的一线工人自然就会多起来,这也促使一线普通工人更新自身的技术。将来,不管是企业还是工人,将会进入一个向前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时代。

上班头一天住进“夫妻房”

27岁的张国美是即墨人,以前曾在企业当过司机。两年前结婚生子,在外开车上班就不能照顾到家庭,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夫妻俩。今年过完春节,小张决定在本地求职,看有没有合适的单位,能安排他们夫妻俩在一起上班,并且有房子住。

“找了几家企业,但都不太理想。”昨天上午,在招聘大会上看到一家包装厂需要货车司机,小张立即赶去应聘,当他把自己的情况说出来时,企业老板郭文霞当即表示,愿意接收夫妻俩一起进厂上班,并给他们安排了一套“夫妻房”。这样,两人一个开车,一个进车间当工人,可以安安心心地上班了。张国美说,企业离家只有50多公里,在不忙的时候,两人可以一起回家和老人团聚。企业条件这么好,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打算在这里长期干下去。当天下午,张国美夫妻俩搬进了企业的“夫妻房”,第二天就可以上班了。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