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青岛而言,是调稳创颇见功力的一年。政府精准指导,重视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协调改革的各个方面,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相互衔接和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了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和运行质量“三量齐升”,在适应经济新常态中不断强结构强动能,形成调稳创的“青岛样板”。
贡献加大 动力转换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300.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幅高于全国6.9%和全省8%,尤其是首次高于全省的增幅。”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张德祥表示,虽然2015年我市GDP增幅低于“十二五”期间9.7%的年均增幅,但实际上青岛经济对全省乃至全国的贡献正在加大。
数据显示,分产业看,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63.9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26.46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 4909.63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例为3.9:43.3:52.8。张德祥介绍,这些数字显现出青岛经济稳中向好趋势:三产的比重占到了 52.8%,比“十一五”末高出6.4%;2015年全市国税收入增长4.5%,而取自于三产的税收增长为7.8%,明显高于来自二产的比重;就业情况来看,全市承载新增就业41.4万人,仅三产就吸纳了26万人,占比超过60%。由此可见,三次产业中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非常明显。
2015年,青岛工业生产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产销率为98.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555.7亿元,增长14.2%。其中一产投资增长9.8%,二产投资增长16.5%,三产投资增长12.1%。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青岛来说压力巨大!”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359.8亿元,其中出口 2816.7亿元,增长0.2%。张德祥认为,0.2%的出口增长实属来之不易。尤其2015年四季度,全市主管部门和外贸企业共同努力,除了企业练内功之外,也开拓了许多新市场,中韩自贸区、“一带一路”都成为促进外贸增长的积极因素,保证了全年出口额的正增长。
科学统筹 三量齐升
“除了经济总量的,人均收入和运行质量上也亮点突出,可谓‘三量齐升’。”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毕监武表示。
2015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6.26亿元,增长12.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2.87亿元,增长13.8%。财政收入进入千亿俱乐部,在全国来看为数不多,体现了青岛经济的发展质量。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85元,比上年增长 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0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0元,比上年增长8.4%。201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156亿元,比年初增加1275亿元,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533亿元,比年初增加119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577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亿元。
城乡居民的增收也带动了市场销售的繁荣。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13.7亿元,增长10.5%。其中城镇市场增长 10.7%,乡村市场增长9.4%。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22.7%。
效益提升的背后是全市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硬功夫”。多位接受采访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认为,由于放大了海洋经济和传统产业优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出经济增长新动力,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重点板块突破发展。以“走出去”引领外贸转型,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补齐短板 前景可期
2016年,青岛经济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现状来看潜力颇大。张德祥介绍,全市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中,除了石化工业产业链产能下降,其他九条全是增长态势。其中机械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船舶海工产业增幅甚至达到两位数以上,经济转型升级趋势十分明显。另外,老企业搬迁带来的新工艺、新设备上马,也给我市未来的经济前景带来了可喜的预期。
“从国际视野看,‘去产能’不仅仅是产能的调整,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毕监武认为,青岛应当把创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作为重要方向,在国家层面有更多担当。寻求新的增长点,应全面布局一带一路整条线,通过投资或输出管理,争取成为高铁、核电之后国家第三张靓丽的名片。特色产业方面,要将增长潜力大、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比较优势强、环境效益优的产业作为海洋高端产业选择的重点方向,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与海上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高端位置的蓝色产业,培育形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瑜)
相关阅读:
“十二五”青岛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昨天(26日)上午,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我市多措并举稳增长,精准发力调结构,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运行实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17349.8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7.5%;1-11月份实现利税增长10.8%、利润增长9.1%。初步统计,全年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01.7亿元,增长24.6%。
“十二五”期间,据初步测算,五年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2.7%,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45%。
2016年,我市经济和信息化领域将创新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努力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7%,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8%左右的预期目标。(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林刚)
青岛工业今年将优化“六个结构” 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6年,我市将坚持调强存量为主、调优增量并举,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技术、产品、品牌、组织、布局“六个结构”,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滚动推进300个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调强存量;充分发挥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的杠杆放大效应,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高端、核心配套与工业强基支撑项目,调优增量。
优化技术结构。落实新调整的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立项实施1500项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培育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
优化产品结构。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转型“131”工程,在“十三五”期间培育100家“专精特新”隐形冠军、300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000项“专精特新”产品(技术),争创一批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山东工业之最”和“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优化品牌结构。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举办“青岛国际时装周”“青岛名牌神州行”等系列树品牌、拓市场活动,培育一批传统优势名牌;制定实施互联网工业品牌培育计划,以智能装备、智能终端产品、云制造和云服务平台为重点,打造一批“互联网工业之星”新兴品牌。
优化组织结构。开展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指导企业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体验式营销、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模式,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
优化布局结构。加强工业产业集聚区能力建设,探索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试点,推动项目、资金等要素定向集聚;完善小企业产业园股权投资和分割转让政策细则,跟踪培育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基地,配套建设“双创”服务平台,促进小企业集聚发展;协调推进青岛产业新高地创意园建设招商,推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入驻,打造“产业新高地、企业服务商”。(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林 刚)
[编辑:尺素]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