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董家口迎大船时代:“超级巨轮”带来港口巨变

2016-01-06 10:19:23
责任编辑:亚麦

\

40万吨级的巨轮停靠在董家口港区。

汽笛声由远及近,当长360米、宽65米、装载了35.1万吨加斯巴粗粉的“远卓海”轮缓缓停靠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40万吨散货船直靠码头时,一个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新时代——“大船时代”到来了。近日,记者从青岛董家口循环环经济区获悉,位于经济区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目前已经接卸了11艘来自世界各地的40万吨级巨轮。而这样的“大船时代”所带来的影响相当大,除了增加港口吞吐量外,还会增加作为干散货枢纽港的地位和话语权,我国冶金工业也将因此带带来的物流成本降低而受益。同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港口也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探索矿石交易新模式,筹筹建国内最大的“矿石超市”。

“大船时代”,已接卸11艘40万吨大船

“40万吨级船舶的国内首航,标志着中国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为中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供应又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李新勇告诉记者,2015年7月4日,中国矿运旗下的“远卓海”轮顺利靠泊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意义非凡,而这也将对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据了解,目前董家口港区已经接卸了11艘40万吨级巨轮。据悉,为顺应世界航运发展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和为各大钢铁企业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通道的要求,青岛港投资了几十亿,在董家口港区超前布局建设40万吨级矿石码头。

“大船停靠董家口港区,能够快速卸载也相当关键。”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李新勇告诉记者,无论是矿主、船主还是相关各方,都非常重视节约时间成本。“我们两次刷新了大船卸率的世界纪录。2015年12月1日接卸的印尼海轮刷新了世界单机卸率,达到单机每小时2856吨。一艘船用时30多小时即可卸完。这样一来,就能真正做到快靠、快卸、快离。”

为钢铁企业节约15%综合物流成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船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综合时间成本的降低、物流成本的降低,同时对相关行业也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据介绍,依据市场测算,利用40万吨大船运输,比传统的用30万吨以下船舶的运输模式,将为各大钢铁企业节约综合物流成本15%以上。

“大船时代的到来,以青岛港为代表的有能力靠泊40万吨级船舶的港口将受益。除了增加吞吐量外,还会增加作为干散货枢纽港的地位和话语权。”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李新勇表示。据介绍,对于冶金行业来说,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和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通过40万吨船舶和码头连接在一起,将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筹建“矿石超市”,迎来港口产业升级

据悉,目前该港正在积极探索矿石交易新模式,谋划建设矿石分销中心,筹建国内最大的“矿石超市”,即港口不仅可以接卸、堆存,并相应配置了包括船代货代、保税仓储、期货交割、混配加工、运输配送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加快“门到门”全程综合物流体系建设。

“我们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有优势,包括我们的保税功能、期货交割功能、破碎、筛分功能、配煤、配矿功能等等。”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李新勇告诉记者。据了解,该港区开辟保税仓库6家,合计保税堆场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其中20万平方米港口自营保税堆场,堆存能力达到400万吨,实现了保税贸易、保税期货,减少了客户融资压力。

在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港口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不仅是之前提到的“矿石超市”的打造,董家口港区也在打造最智能化港区,创新“库场管理、市提门禁、车辆计量、汽车过衡”等四大系统为一体的市提组织系统,建成集堆场、道路、地磅、卡口等远程监控为一体的安保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能耗、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网络全覆盖。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晋华 通讯员 杨立鹏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