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财经10月29日消息(记者贾国强)近日,本网发布的《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 网友:9天用完平时1月的量》稿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热议,同时也有不少纸媒和电视媒体跟进报道。但是,除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布公开声明回应消费者疑虑,中国电信仍然保持沉默。
业内人士分析,当消费者对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产生异议时,似乎难以找到其他相关证据,这与当前我国电信计量监管存在一定问题有关,建议相关部门探索建立“电信公平秤”制度,让消费者清楚明白放心消费,让运营商不再遭遇“邻人疑斧”。
2.5万名网友认同“流量跑得快”
据央广网财经记者统计,《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 网友:9天用完平时1月的量》稿件在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发布的三天(26日—28日)内,共留下网友的45597条评论,其中一条“认为现在流量跑的快的举手统计一下”的跟帖,共有2.5万网友点赞认同。
27日,中国移动发布了声明,称“根据相关报道,已经对计费系统进行检测,没有发现问题”,但仍然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服和认可。在中国移动10086官微上有不少“我不信”“流量去哪儿了”的网友留言,质疑和批评之声仍然不断。
28日,中国联通也发布了公开声明:计费系统有着严格的检查校验机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检测,不会出现因计费系统原因导致的“手机流量跑得快”问题。
对于运营商的声明,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运营商的否认声明只是企业一方的说辞,也未能平息的消费者质疑之声,这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局面,应该有相关独立第三方监测机构介入。一方面可以打消消费者疑虑,一方面也可以还运营商清白。”
业内人士也称,运营商发布公开声明给消费者释疑的举动虽然仍难消除消费者的不信任感,但至少让消费者看到了诚意和努力。
运营商为何容易遭遇“邻人疑斧”
为何之前“消费者付钱,运营商提供消费账单”一直没有受到广泛质疑,而到流量不清零之后,这反倒引起了众多网友质疑运营商的账单呢?
如何既能让消费者心悦诚服地相信运营商的计量计费,也能让运营商少蒙受不白之冤 ,这似乎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造成三大运营商今天在消费者心中‘邻人疑斧’的负面形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处理消费者纠纷中采取的方式有关,通信行业与媒体和公众沟通之间也存在一条比较大的鸿沟。”
付亮还说:“对于是否有不少消费者怀疑流量过快而投诉时,一些运营商选择了直接否认,这是极其不明智的。一是通信纠纷一直是投诉热点,二是近几个月来流量高消耗投诉一直时有发生。此时的否认只能增加更多的质疑和愤怒。”
付亮进一步分析说:“在面对媒体报道用户投诉的情况下,部分地方客户服务人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采用了免单、补偿等手段,表面看解决了问题,实质上却埋下了被消费者怀疑有猫腻的隐患。”
电信计量监管陷尴尬局面
据了解,电信领域计量,主要由国家通信计量站负责,行政上隶属于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业务上接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信息产业部领导。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传统的质检系统机构,实际在技术与机制上,很难介入电信领域的计量工作”。
2003年4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电话计时计费装置计量监督管理的通知》。但是,5月20日,甘肃省发生了一起“特殊”案件,中国联通白银分公司、甘肃移动通信白银分公司不服白银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将后者告上法庭。当时作为被告律师的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曾明强声称:“行业主管和质检部门应当抛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惯性思维,本着对国家以及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去行使他们的权力,不要再为部门利益无谓地纠缠”。当央广网财经记者致电曾明强律师时,他表示:“这起案件已经发生十几年了,很多细节也记不起了。”
虽然质监部门对运营商计量赋有监督的权力,但似乎面临执行难的尴尬。如浙江省人大赋予了当地计量主管部门对电信流量监督的权力,但是面临落实难。浙江省质监局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虽然监管权力是明确的,但标准与技术上却依旧存在很大问题。他还称,对于敏感时间段——比如每个月的月底,质监部门都会进行监督。如果有用户遇到流量消失的问题,可以及时投诉,管理部门也会第一时间介入调查。
这似乎是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消费者在遇到计费问题时,则会很容易生出 “买他家东西还由他校秤”的质疑心态;运营商也常百口莫辩或难以证明自身清白,难以取信消费者;第三方监管机构难有技术实力对电信流量进行监测,监管标准也缺乏,面临监管缺位。
探索建立“电信公平秤”制度
工信部近日报告称,到今年9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近13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达到9.48亿;其中每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350M,手机上网流量连续9月翻倍增长。
另外,信息消费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常态下,信息消费成为了亮丽的新的增长点。促进信息消费可以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也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组合拳的重要环节。
毫无疑问,电信消费一方面是事关13亿人通讯负担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地位。而如何既让消费者放心明白消费和较低成本消费,又能让电信消费健康地促进经济发展,这的确值得一些部门深入思考。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市潮阳事务所律师胡钢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建议电信行业相关主管部门近期对流量计量进行一次公开透明的专项督导活动,邀请专家、消费者和媒体等参与,让利益相关者亲身去体会流量计量。否则的话,这次质疑会对电信行业形象是一次比较大的打击,未来运营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会更激化。”
胡钢律师还建议:“为落实国务院有关网络提速降费工作的要求,实时把握真实网速数据,我国正在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第三方的测速系统。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研究探索同步建立推出‘电信公平秤’机制,即第三方运营的中立公允的电信计量与计费查询机制,使广大的电信用户能够明白消费、放心消费,以保障电信用户知情权,进而促进我国信息消费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