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奥帆基地
青岛董家口30万吨级矿石码头
蓝色硅谷总体鸟瞰图
伴随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正进入陆海统筹发展的新阶段。青岛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洋科学城和传统海洋经济大市,海洋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全国领先。
目前,青岛正奋楫争先,率先勾勒海洋经济新蓝图,借鉴“互联网+”理念,积极酝酿《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实现海洋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海洋利用价值,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海洋平台,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研究制定“海洋+”行动方案,对加快青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洼地”、产业“高地”、创业“福地”,进而构建体现青岛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先人一步的海洋工业4.0
轻点鼠标,一分钟即可完成港杂费的支付。而在往年,完成这一业务需要奔波到黄岛港口计费大厅排队交费。带来这一变化的正是青岛港新采用的“网上营业厅”,在这里港口与“互联网+”实现了深度融合,而这正是“海洋+”的题中之义。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介绍,所谓的“海洋+”,是指借鉴和运用“互联网+”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路径、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在国内率先提出“海洋+”概念,青岛底气何在?
早在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青岛将蓝色引领作为经济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率先出发的青岛,在随后几年中始终以领先者的姿态持续领跑。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7.7%,高于同期GDP7.6个百分点。2014年,青岛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751.1亿元,同比增长13.1%,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突破20%。
根据发展规划,5年之后青岛海洋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形成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海洋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开放能力达到新水平。
引入“海洋+”的青岛港,正在使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港口装卸智能化、智慧物流、港口现代管理等信息化建设,打造第四代智慧港口。预计明年年底前还将投产自动化码头,桥吊装卸、集装箱堆放、车辆进出等都将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完成,青岛港将真正成为一座不受雨雾天气影响的“无人码头”。
青岛港并不是个案。根据发展规划,“海洋+”将开辟新模式,加快互联网在海洋领域的全面运用,实现海洋产业全面“触网联网”,在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海洋工业4.0智能制造。
依托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清华大数据中心、惠普大数据中心以及现有国际海缆接口等数据化平台,青岛规划建设国际化海洋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国际海洋数据交流中心和海洋数据采集、加工、发布网络平台,运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开发打造国际化海洋大数据中心。同时,青岛依托国际邮轮母港功能,规划建设一批城市陆域、海上旅游集散体系和旅游咨询中心等配套设施。争取国际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国际邮轮通关便利化等政策,吸引国际邮轮企业在青岛注册邮轮公司,开辟母港航线,增加国际邮轮挂靠密度,将青岛打造成为国际邮轮母港城市。
“海洋+”里的创新浪潮
蟹壳中提取甲壳素,不仅可以用在纺织衣料中,还可以作为医用敷料的升级产品,具有抑菌止血、促进愈合等功效;一条不起眼的海带中不仅可以提取食物添加剂,还可以生产出降压药,生产后的废渣还可以加工成海藻有机生物肥……在青岛,这样的创新每天都在进行。
科技创新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澎湃动力。2011年以来,青岛成功培育了11个水产养殖新品种,开发海洋新药5个、功能产品200余个,建成世界第一艘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的“海洋石油201”号深水铺管起重船,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
今后,青岛将重点开发创新性海洋药物以及生物医用材料、功能食品、化妆品等功能性海洋生物制品。重点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装备和邮轮游艇装备,打造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同时,深入推进海水淡化应用,打造国家级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
创新离不开人才。根据发展规划,青岛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开展“海洋+创客”行动,制定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力争到2020年,在海洋新技术领域引进培养海洋高端人才团队不少于100人。大力发展涉海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壮大蓝色基金规模。
海洋经济能够成为青岛经济最为强劲的新引擎,得益于国家战略带来的聚集效应的逐步放大。
位于青岛东部的蓝色硅谷核心区,海洋科技聚集效应逐渐凸显,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洼地”,成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尤其是蓝色硅谷发展规划获得国家5部委联合批复,定位于打造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科技产业集聚区。目前,核心区已聚集一批高校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初步展现海洋科技新城形象。今后,蓝色硅谷将进一步加快科研机构和人才集聚步伐,努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建设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基地,力争成为“海洋+”发展规划的排头兵、动力源,打造“海洋+”创新策源地。
与蓝色硅谷遥相呼应,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发展海洋经济的重任,定位于打造“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港口物流、船舶海工、生物医药国家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加快国际海洋人才港、国际海洋信息港、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中德生态园以及中韩、中美等中外创新产业园建设,争取建设中国(青岛)自由贸易港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建设国际航运合作平台,完善国际中转服务体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等新型业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北部的红岛经济区正加快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孵化区,壮大软件信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规模,科技人文生态新城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青岛还加快海洋特色园区建设,已培育14个省、市级海洋特色园区。
未来,青岛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努力建设蓝色经济发展的领军城市。随着一大批代表国内外海洋科技前沿的高端要素陆续进驻,高端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青岛的城市新名片。
海洋经济的实践样本
千百年前,青岛依靠海洋优势开启古海上丝绸之路华丽篇章;千百年后,青岛又凭借海洋优势,成为海洋经济的实践样本,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一抹亮眼的蓝色。
下午5时,满载化妆品、食品、电子产品的货轮从韩国仁川出发,第二天上午9时之前就能到达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从日本下关发出的货物, 26小时就能抵达青岛。依托中日韩海运跨境电商这个“海上高速公路”,青岛实现了与日本、韩国的海上互联互通。
这只是青岛“海洋+”的一个典型应用。实际上,“海洋+”不仅是涉及海洋经济,更包含以海洋为平台,通过“海洋+商务”实现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根据发展规划,青岛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载体,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建设企业“出海”服务平台,通过直接投资和海外并购、合作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承揽基础设施及油气、矿产资源项目,带动青岛企业“抱团出海”。力争到2020年,青岛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新增100亿美元,累计吸引沿线国家来青投资新增100亿美元,累计向沿线国家投资达到100亿美元。
浩瀚无垠的大海没有成为世界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各国的友好纽带。青岛正在打造“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战略支点功能和“一带一路”排头兵的定位,通过对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深入推进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推进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5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增加航线密度,打造国家“一带一路”东西南北全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开通连接日韩、东南亚和中亚5国、贯穿东西的过境海铁联运大通道。
同时,青岛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机遇,以韩国海洋大企业和科研机构为重点,开展产业链定向招商,争取将中韩创新产业园列为中韩两国共建的重点产业园区;加强中韩合作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保税港区与釜山镇海自由经济区域的合作,发展多种类型的中韩合作园区;深化与韩国在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研发,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和人才交流。
此外,青岛正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启动实施,通过举办东亚海洋博览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华侨社团联谊大会、国际邮轮峰会等海洋合作交流大会和专题论坛,促进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把青岛打造成为东亚海洋经济合作的中心城市。
舞台无界,天高地阔。开放的青岛主动站到“互联网+”和“海洋+”的风口上,吹响海洋产业突破号角。“海洋+”无疑将放大青岛这座城市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企业、人才和各界将目光投向青岛,其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宋晓华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