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年内第五次“双降”的落地,存款利率跑不过CPI的“负利率时代”正式宣告来临。在这种情况下,您的资产配置和理财途径是否也在悄然变化?理财师们在新形势下又有哪些资产配置的建议?连日来,本报今理财工作室通过半岛官方微信、线下问卷等方式展开“负利率时代”的理财新方向调查,共收集问卷700份(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0人)。通过调查记者发现,资产稳定增长仍是市民投资理财的主流需要,而在投资渠道上呈现出一些变化。
资产配置“稳”当头
在记者搜集来的700份问卷中,64岁(含64岁)以下的投资者共计650份,其中,19岁~25岁问卷60份,26岁~40岁问卷432份,41岁~54岁问卷138份,55岁~64岁问卷20份。
“作为当今社会中流砥柱的60后、70后,他们有着稳健增长的资金;以‘第五代股民崛起’的80后、90后,品味到投资市场的个中滋味,这些群体是投资市场的‘主力军’。”青岛银行台东六路支行理财经理李玮表示。在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占个人总资产的比例看,大约有1/3的投资者选择了10% ~30%这一比例,而占比低于10%和超过70%的投资者所占比例,不足25%。
市民对资产增值的渴望并不如想象中强烈,404位受访者表示,资产“稳定增长”是投资的主要目的,只有80位谋求财富增长的速度,占比12%左右。
求稳的心态,还反映在风险偏好上。记者统计发现,“我希望承担风险,愿为获得较高回报承受较大负面波动,能够承担本金损失。”仅有74人,而“我对风险的态度一般,愿接受较小负面波动,只要回报能明显高于定期存款”及“我希望避免风险,能够接受轻微的价格波动,以追求高于定期存款的回报”的累积达到372人。“比存银行活期划算就行。”35岁王先生的这句话代表了不少参与问卷调查的投资者心理。
对银行存款热情的下降,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得非常真切。2015年第三季度前,将银行存款(活期+定期)选作主要投资渠道的市民有276人,存款利率走低之后直接下降为148人,减少1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尤其是活期存款,因利率走低,选择人数由三季度前的128人下滑至66人,减少将近一半。但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上,还是有超过1/3投资者抱有热情。
四成人仍青睐炒股
2015年的股票市场,几人欢喜几人愁,而在大格局未变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股市的热情和信心,仍旧没有减退。在调查中,记者发现,2015年三季度之前,共有260位投资者将股票视为投资的主要渠道,占比超过40%。虽然6月份以来有一波股票的连续下跌,这丝毫没有影响,选择股票投资的人数仍旧相当。
华林证券青岛分公司延吉路营业部今年5月份正式开业,总经理王建林介绍,5月份开业后经历了开户数的回落期,平均单日开户数量仅为个位数,而在国庆节后呈现爆发性增长。“每天开户数在双位。”王建林说。
在王建林看来,IPO的重新启动,更是一个机遇。“新股的赚钱效应更能够成为追求资产稳健增长,收入最大化的途径。”他分析,现阶段,作为成熟的投资者而言,目前手头剩余资金的最好去处就是股市,而对于想进入或者刚刚进入的投资者而言,一定要在有专业服务水平团队的指导下理性投资,毕竟股市有风险。
互联网理财渐受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互联网理财被提出并迅速被消费者所熟知。特别是央行连续双降、股市阶段性疲软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互联网理财更加火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互联网理财的接受度并不低,在双降前,148位投资者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视为投资渠道,之后达到172位。其中,“宝宝类”产品等为市民接受。
不过,对于互联网理财的接受度,投资者仍旧趋于保守,比如说在可投资资产中,仅有50多名投资者愿意拿出一半可投资资金在互联网理财,七成以上投资者表示,即便投资互联网理财,也不会拿出总投资金额的30%。
■服务这些投资渠道,您懂吗?
债券和基金: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王建林介绍,挑选以及投资企业债可以着重关注三个方面:评级、公司基本面以及宏观背景。评级重要,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能否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更为重要,投资者挑选完债券之后,还需考虑宏观大背景。
而基金则和股票市场有一定联系,对于一些没有时间或者太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成长性比较好的基金作为标的,比如跟改革题材有关的基金。
贵金属: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等8种金属元素,一般投资而言,常说的即金银投资。
“金银投资相对比较稳健,尤其是黄金产品,它既有商品属性也有金融属性,一般国家储备都会配置上黄金。”沃德黄金总经理王吉颂说:“选择一定的时机,为家庭配置上黄金,一般占家庭投资比例10%左右,是不错的投资方式。”
不过王吉颂表示,12月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越来越强,黄金价格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此时不建议市民介入。
■老年人
不惧“双降”,理财仍保守
记者同时准备了50份调查问卷,在社区、超市和银行,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投资观念进行了调查,和“65前”相比,他们的投资渠道相对单一且保守。
在调查中,有37位老年人将活期存款当为他们主要的投资理财渠道,而仅有8人不看重定期存款。相较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是11位老年人的选择,他们的投资期限,也多在一年以上。
和年轻人不同,两人老年人在理财渠道的“其他”选项中写入了“买房保值”,却没有一人选择第三方理财机构产品和互联网理财,对此老年人的看法也非常一致:不了解和不信任。
对于资金方面,只有4位老人表示会拿出超过三分之一的钱来投资,而超过50%的则只有一位。在此同时,中老年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很小,除了4人表示能够承担较小的风险外,其余的老人均表示不愿承担风险或希望能够规避风险。
而通过调查问卷上“2015年前三季度投资手段”和“存款利率走低后的投资手段”这两个问题的对比来看,降息实际上对中老年人的投资手段并没有太大影响,投资手段并没有明显变化。
■建议资产咋搬家,理财师“对症下药”
随着“负利率时代”的悄然而至,储蓄大搬家的景象不难想象,但如何搬家却困惑着大多数的投资者。青岛银行台东六路支行理财经理李玮围绕不同年龄层的客户给出简单的投资建议以供参考。
80后、90后:大部分肩上仍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资产仍需慢慢积累,却拥有较好的理财意识,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已逐渐取代他们钱包内的现金,股票、基金也都略有涉及。
建议:针对他们资金量较小、投资意识较强、风险规避欠缺的特点,基金定投、“宝宝”类产品、期缴保险更适合这类客户群体。
60后、70后:有着稳健增长的资金、长期积累的投资经验,在楼市前景并不看好的现在,股票、基金成为大多数承受力较强的人们的选择,但投资比例如何科学配置又是一个重要课题。
建议:“标准普尔坚挺资产象限图”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日常开销账户占比10%,这些可以选择流动性较强的理财产品;杠杆账户即“保命”资金占比20%,可以选择意外伤害险、重疾险等,专款专用、以小博大用以突发的大额开销;投资收益账户占比30%,这些主要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等方式创造高收益;长期收益账户占比40%,这笔资金可考虑银行理财、国债等方式。
退休人士:随着退休群体的支出与收入比率的不断增加,积攒一辈子的资金也开始谨慎对待,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开始降低。
建议:银行理财产品、国债、部分储蓄型保险等产品。
本版文/记者 周晓荷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