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工信部约谈!这18家车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一直以来,业内人士都将生产一致性视为造车新势力量产难以逾越的门槛,有意思的是,素来以“四大工艺”为骄傲的传统车企居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8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针对2017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通报的存在较多违规问题、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18家企业进行了约谈,并予以通报。(名单见文末)
在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通报了对公安部反馈的违规车型进行核查的情况。通过对2017年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办理新出厂车辆注册登记时发现的“涉嫌违规”汽车产品进行逐一核查,确认共有3163辆新出厂车辆存在违规行为。
而在工信部组织的2017年度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则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实车参数与批准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规行为,同时通报的,还有201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企业实车参数与批准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国家标准等有关情况。
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按规定安装侧后防护装置、车辆产品标牌,未按规定粘贴车身反光标识,车辆识别代号打刻不符合国家标准、随意凿改,外廓尺寸和整备质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或《整车出厂合格证》参数不一致等方面。
针对存在违规问题的企业,按照违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工信部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撤销问题产品、限期整改、批评式约谈等处理处罚措施,同时将违规信息录入了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
早在2014年,汽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引发了业内的热切关注。当时,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机动车环保产品一致性检查工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对此评价道:“相关部门早就制定了产品一致性要求,在执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次动真格的了。”
此前,监管不严被视为造成生产一致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李万里指出,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每辆车都送检,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必然采用样品送检的办法。这就要求必须加强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保证送检车辆与销售车辆的一致性,在实际过程中,相关部门疏于监管。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相关部门在产品生产一致性的问题上加大了监管力度。
2017年6月2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对2016年严重违规的20家车辆生产企业的通报》,依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有关规定,将违规车型在《公告》中予以撤销,并将违规产品数量排名前20的车辆生产企业予以通报;
另一方面,已搭建完成的汽车生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在加强了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管的同时,也对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当下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础。工信部在会上提出,各有关企业应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管控,严格做到诚信自律,确保合格产品出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附:
2017年度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较多车辆生产企业名单
大家爱看